20世紀中期以前,醫學界主流認為血壓和心臟輸出量會受神經反射及內分泌系統嚴格調控,隨著年紀逐漸增加,血管會慢慢狹窄硬化,血壓上升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太積極治療。一個很有名的例子是1945年美國小羅斯福總統死於高血壓引發的腦出血。
小羅斯福總統是美國第32任總統,從小患有小兒麻痺,曾帶領美國度過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打贏第二次世紀大戰。從1940年初開始,小羅斯福總統的頭痛開始變得頻繁,他的醫生注意到總統的血壓常超過180mmHg,所以建議小羅斯福總統每天按摩並開始服用 phenobarbital (當時的高血壓治療方法之一)。到了1944 年,他開始出現呼吸喘和下肢水腫等心臟衰竭的症狀,但醫療團隊仍沒有積極降低小羅斯福總統的血壓。他的血壓繼續上升,到了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時,他的血壓曾經高到260/150mmHg。 1945年4月12日下午小羅斯福總統的頭痛加劇後昏迷,於當天晚上死亡,當時醫師推斷他的死亡是因為腦出血,享年63歲。
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抗生素的普及,使得感染性疾病造成死亡的人數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造成死亡的人數卻快速增加。然而當時人類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並不了解,20世紀中期以後,一些大型研究開始發現,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更會讓死亡風險上升。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於1948開始執行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計畫,研究人員在1948年招募了5209位年齡介在30~60歲美國Framingham地區居民參加這次研究計畫,參與研究的居民每2年需要接受詳細的生活調查(包含飲食和起居習慣)及醫學檢測,用來分析受試者後來是否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到了1970年間,研究人員已經明確發現了高血壓、高血脂、吸菸、肥胖、缺乏運動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研究還發現高血壓會使心臟衰竭發生率及死亡率上升!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高血壓代表血管長時間承受的過高壓力,對身體的影響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探討(上游心臟、血管本身、下游器官),
- 當血管壓力上升,代表心臟需要更加費力,才能把血液推送到全身,長期下來,心肌會逐漸增厚且心臟逐漸擴大,造成心臟衰竭
第二是血壓過高造成血管本身的病變。由於血管遍布全身,所以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也是全身性的,例如:
- 供應心肌的冠狀動脈硬化阻塞 -> 心肌梗塞;
- 腦血管硬化阻塞->腦中風,
- 腦血管破裂出血->腦出血,
- 主動脈承受太高壓力,使主動脈發生剝離 -> 主動脈剝離
第三是下游器官因血管壓力過高產生病變,比較常見的有
- 腎臟內過濾身體廢物的腎絲球受損,導致腎衰竭。
- 視網膜水腫、 出血、血漿滲漏等病變,影響視力、嚴重者甚至可能失明。